美聯儲加息落地后,昨日早盤強勢的A股午后震蕩走低,滬指跌破3300點整數關口,創業板指盤中一度翻綠。不過,受訪的機構人士并不悲觀,認為當前A股市場做多情緒猶在,適當休整可能會使得行情走得更穩更遠。
海外擾動因素不可忽視
昨日,此前持續強勢的券商板塊“變臉”大跌,龍頭股光大證券在沖擊漲停失敗后收跌7.23%,直接帶弱了整個大金融板塊。此外,煤炭、石油等通脹受益板塊也集體調整,這已是其連續2個交易日下挫。在主流板塊表現疲軟的同時,資金對滯漲板塊展開進攻,云游戲、元宇宙、造紙等漲幅居前。最終,滬深兩市沖高回落,上漲家數也從早盤的3700家回落至3000家。
對于市場調整的原因,多位機構人士認為海外擾動因素不可忽視。
“目前A股正處于內部環境向好、外部環境有所擾動的背景下,這也意味著A股波動會較5月有所放大。”德邦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表示,目前上海復工復產進展順利,5月國內宏觀數據顯示經濟改善。但外部環境卻更加惡化,美聯儲加息幅度達到75BP,6月10年期美債利率又重新上行,美國資產價格從風險偏好上影響A股走勢。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海外通脹及貨幣政策仍是后市A股的重要擾動因素。如果后續美國經濟面臨衰退,那么美股估值和盈利預期均將面臨下修,可能進一步壓制全球市場流動性和風險偏好。
反轉仍需等待信號
經過近期的連續上漲,下半年A股重歸樂觀似乎成了市場的一致預期。A股市場是否真的迎來反轉?在機構看來,這個結論有待商榷。
“近期A股的反彈是對于前期過度悲觀情緒的修復。”陳夢潔表示,目前,A股市場更類似2012年和2018年歷史大底,從政策底到市場底的演繹中,這兩個年份的市場底都是最后確立的,也都發生在盈利底之后。“因此,后市仍需高度重視基本面的驗證。”
“‘賺錢效應’持續近一個多月,當前A股市場做多情緒猶在,但在樂觀的同時也應提防市場上漲過快后的正常調整。”華西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上市公司半年報即將陸續披露,由于二季度實體經濟經歷疫情擾動,不少行業的盈利或面臨壓力。A股反彈至當前階段,仍要考慮企業盈利方面的制約。
長江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包承超表示,最近一個月的市場演繹,本質上還是“超跌反彈”。市場整體不必悲觀,但從反彈到反轉仍需等待。
休整鞏固后有望繼續攀升
盡管A股是否反轉目前并未可知,但機構人士普遍認為,在經歷籌碼消化和休整蓄勢后,A股市場仍有望迎來新的反彈行情。
李立峰表示,A股已步入U形行情右側上沿階段,在某個窗口期適當休整,盈利因子發揮階段性作用,可能會使得行情走得更穩更遠。中長期角度來看,A股處于夯實底部區間,中樞逐步上移的趨勢并沒有發生改變。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認為,近期海外風險對A股的影響“鈍化”,原因在于政策暖風頻吹,大幅提振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展望未來,在美聯儲緊縮和海外經濟放緩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復蘇,使得中國權益市場相對海外權益市場的性價比仍然較優。
吳開達認為,政策暖風頻吹、經濟數據實質改善、信用大概率進一步回升之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回升,5月以來A股市場在全球市場中表現最好。站在一年的維度,仍然堅定看好A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