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 id="karks"><acronym id="karks"><u id="karks"></u></acronym></em>
    <tbody id="karks"><pre id="karks"></pre></tbody>
    <tbody id="karks"><center id="karks"></center></tbody>
  • <tbody id="karks"><pre id="karks"></pre></tbody>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大勢研判 > 正文

    全球市場巨震 華爾街頂級機構轉戰A股

    2022-06-15 05:36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日,在美國通脹高企、美聯儲可能會在6月加息75基點的背景下,美股遭遇重挫,標普500指數更是較歷史高點下跌超21%,進入技術性熊市。全球市場巨震下,外資開始重新審視A股的投資機會。有“華爾街最賺錢機器”之稱的Point72近期頻頻亮相A股調研名單。其他海外機構也加大了調研A股的力度。

        多家機構表示,隨著市場風險偏好逐漸修復,海外市場對A股的影響正逐漸減弱。

        頂級外資加速調研A股

        伴隨全球市場巨震,外資正在重新審視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今年以來,被譽為“華爾街最瘋狂賺錢機器”的頂級對沖基金Point72頻頻出現在A股調研名單上。星礦數據顯示,今年以來,Point72通過多種形式,累計228次調研了132家A股上市公司。其最新的調研對象為A股高端制造業的3家上市公司:埃斯頓、禾川科技、浙江鼎力。

        除了Point72,多家外資機構今年以來均加大了調研A股的力度。

        據統計,截至6月14日,5月以來海外機構和QFII共參與了近400家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其中,分別有303家、175家海外機構參與了匯川技術和埃斯頓的調研。此外,對奧普特、安井食品、中科創達等公司調研的海外機構也均超過50家。

        Choice數據顯示,僅僅在過去一周內,通過特定對象調研、電話會議、路演活動等方式參加A股上市公司調研的QFII就達35家,其中包括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施羅德投資、阿布達比投資局、畢盛資產等知名外資。

        外資流入A股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對中國資產的態度。知名量化投資機構銳聯在紐交所上市的全球首只中國A股主動ETF(RAYC)今年以來迎來大量資金認購。近日,該ETF管理規模突破1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年底的5200萬美元接近翻番。

        銳聯創始人、首席投資官許仲翔表示,RAYC目前的投資主要來自第三方獨立財富管理平臺上比較會用逆向思維的投資者,他們相信現在的A股股價足夠便宜,且大部分風險已經發酵,想要把握機會抄底中國股票。

        A股受美股影響逐漸減弱

        全球股市巨震,A股能否抗住壓力,甚至走出獨立行情?對此,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市場風險偏好逐漸修復,A股走勢受到美股的影響逐漸減弱。“目前中美十年期國債的利差基本上處于相對穩定的水平,美聯儲加息對A股流動性的影響正在逐漸消除。國內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市場信心有望顯著修復。”

        蜂巢基金投研團隊表示,5月27日以來,北向資金連續10個交易日凈流入,主要加倉方向是食品飲料、銀行和電力設備等行業。隨著指數上漲,場外觀望資金也逐步入場,上周4個交易日成交額超過萬億元。

        聯博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表示,對外資而言,A股是一個很好的分散風險的市場。過去一個月,美國股市和很多其他國家股市下跌,但A股或中概股上漲。全世界目前已找不到像中國這樣體量大、持續增長的經濟體,而且其股市市盈率僅11至12倍。雖然美股目前市盈率已回到17倍左右,但仍然高于歷史平均水平。

        “隨著政策重心回歸穩增長,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在三季度反彈,這為中國資產的基本面提供支持。同時,經歷了年初至4月較大幅度的調整,A股的估值變得更具有吸引力。政策轉向、基本面反彈和較低的估值,為A股未來表現提供了比較充分的支持,海外投資者將繼續把A股視為長期配置的重要選項。”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強調。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欧美一级A片中文字幕
  • <em id="karks"><acronym id="karks"><u id="karks"></u></acronym></em>
    <tbody id="karks"><pre id="karks"></pre></tbody>
    <tbody id="karks"><center id="karks"></center></tbody>
  • <tbody id="karks"><pre id="karks"></pre></tbody>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