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3月26日晚,新華制藥披露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03億元,同比增長14.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17.97%。公司主要經營指標已連續9年創歷史新高。公司確定的分紅預案為擬10派2元(含稅)。
去年年末,解熱鎮痛類、止咳退燒類藥品需求猛增,布洛芬出現“一藥難求”現象,作為布洛芬原料藥龍頭,新華制藥彼時迅速反應,最大限度保障布洛芬市場供應。同時,公司股價也被熱炒,出現了“過山車”式的大幅波動。3月26日,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布洛芬市場供需已恢復到基本平衡的狀態。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布洛芬產能是巨大的,彼時短期的供求矛盾緩解后,產能勢必會逐步恢復正常,相關企業股價被過度炒作之后也會出現理性回歸。”
新華制藥年報數據顯示,公司解熱鎮痛類等原料藥2022年實現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15.72%;片劑、針劑、膠囊劑等制劑實現收入31.94億元,同比增長22.29%。此外,公司還搶抓市場機遇,醫藥中間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1%。
新華制藥表示,去年公司排除原料供應、貨物運輸等多重困難,重點產品及新產品均實現了增產,同時保持原料藥市場穩定,全年原料藥境內外銷售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科技研發方面,公司2022年取得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等制劑新產品批件7個,頓靈等一致性評價批件5個,碳酸司維拉姆等原料藥批件4個。新華制藥是全國首家鹽酸吡格列酮膠囊,全國第二家頭孢克洛顆粒、頭孢克洛緩釋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此外,公司藥物創新也取得重大突破,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的國家一類新藥OAB-14申報臨床;基因與細胞工程研究中心也成功建設完成。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公司年產10億支注射劑研發平臺及GMP改造項目已取得生產許可通過了GMP認證,公司高端注射劑生產邁上新臺階。
公司在確保主導原料藥市場競爭力和掌控力的同時,也在加快培育新動能,特別是突出魚油、激素等特色原料藥市場開發。
年報指出,公司的魚油原料已實現向高純度轉型升級,并出口高端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
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高純度魚油銷售正處于上升階段,報告期內,魚油軟膠囊銷售已突破千萬元大關。
新華制藥董事長賀同慶表示,隨著公司連續耕耘區域化國際市場,新華制藥將會挖掘出更多的潛力市場;同時公司將在新品投放、強鏈補鏈、制劑突破、新業態拓展等方面加快發力,讓新增長點加快成長,特別是加大魚油軟膠囊、厄貝沙坦片等新產品推廣。
此外,公司還將利用“互聯網+大健康”平臺,加快“線上問診+醫保結算+送藥到家”業務發展,加快建立互聯網醫療新生態,加快雙向跨境業務發展,整合優質資源,將大健康板塊做強做大。同時,公司還計劃立項研發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化妝品等系列產品,為電商發展提供產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