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3月27日,央行降準正式實施。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公告,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從業內分析的總體情況看,本次降準預計將釋放超5000億元的長期資金。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向好走勢,但整體復蘇基礎尚不穩固,需要貨幣、財政等政策繼續協同發力。為更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緩解年初以來銀行缺長錢的壓力、配合財政前置發力,以及穩定市場預期等,央行在加大MLF超額續作的同時,繼續通過降準來釋放中長期流動性、提振信心,以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和銀行業平穩運行。此次降準0.25個百分點,預計可釋放低成本資金5000至6000億元,推動銀行負債成本下降60億元左右。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本次降準為全面降準,估計將向銀行體系釋放長期資金5000至5300億元,同時每年為銀行節約成本56億元至60億元。
“本次降準落地后釋放的中長期流動性大約在5000億元左右”,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告訴記者。
談及本次降準將給股市、債市帶來哪些影響,明明進一步表示,對于股市而言,由于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在于補充銀行中長期流動性,考慮到其0.25個百分點的幅度,以及信貸高增對于銀行中長期流動性的持續消耗,預計流動性向股市外溢的空間較小,短期利多有限。不過,在中長期視角下,降準有助于經濟基本面景氣回升,或對股市存在一定利好。
民生證券研報則分析稱,當前時點的降準有修復市場預期、鞏固經濟復蘇態勢的意圖,預計其對資本市場定價影響或更多體現為抬升風險偏好,利好股市。
對于債市而言,明明認為,降準資金落地將有助于補充流動性,對沖季末緊資金壓力,預計資金面春節以來持續高位寬幅波動的格局將有所緩和,后續將對債市形成一定利好。短期來看,降準資金釋放超儲后短端利率和存單利率或存在一定下行空間,長端利率走勢則需更多關注基本面修復成色等因素。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