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節奏加快。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13日,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5780億元,同比增長6.7%。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新增專項債延續了去年發行前置的特征。這主要是考慮當前是經濟修復的關鍵階段,需要基建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水平,以鞏固和拓展經濟運行回升勢頭。
為穩住經濟,近日多地發布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提到了加快發行專項債。例如,今年2月5日,山東發布的《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表示,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安排協調機制,加快2023年提前下達的2184億元專項債券發行,力爭上半年全部使用完畢;此前,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表示,加快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做好重點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
在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謝后勤看來,由于一季度經濟穩增長面臨的壓力大,加快專項債發行,有利于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推動經濟發展。
根據31個?。▍^、市)披露的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報告,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3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為2.19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0%。
“今年專項債將繼續成為基建投資較快增長的重要資金來源,特別是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完成去年支持基建投資增長的階段性任務之后。預計在專項債等資金來源支持下,2023年基建投資仍然有望實現6%的較快增長,其中一季度將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狀態。”馮琳說。
據了解,目前,各地正在抓緊準備上報材料,提高2023年第二批專項債券項目申報的精準度和成功率。
2023年首批專項債項目申報工作在去年10月份組織開展。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第二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的通知》,其中明確,申報項目的2023年專項債券需求規模與前一批申報需求規模之和,按照全年專項債券額度的3倍左右把握。
馮琳認為,作為穩投資的主要抓手,基建投資跑出“加速度”的關鍵在于推動專項債早發行、早使用、早見效。在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前置背景下,發改委組織申報今年第二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可以起到督促地方做好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提高項目儲備質量的作用,從而避免因合意專項債項目儲備不足而導致“錢等項目”,提高專項債資金的使用效率,推動盡快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更好發揮專項債助力穩投資穩增長的作用。
馮琳表示,去年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量約為1.3萬億元,預計今年一季度發行量將小幅高于去年同期,達到1.5萬億元左右。預計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約4萬億元,意味著一季度發行量將占到全年額度的35%至40%。
(編輯 石柳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