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2023年2月10日,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中國PPP藍皮書:中國PPP行業發展報告(2022)》(簡稱“藍皮書”)表示,應探索“PPP+REITs”創新融資模式,拓寬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渠道。
藍皮書認為,REITs是專業投資機構進行投資與運營不動產的信托基金。REITs具有的分紅高、流動性好、風險低和收益相對穩定等特點,正好可以彌補PPP模式下新基建項目周期長、不確定性大、收益率低等缺點,從而克服PPP項目的融資困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PPP+REITs”模式可以拓寬融資渠道,彌補缺乏融資手段導致的社會資本方無法在價值退出階段充分回收資金的缺憾,進而完善PPP模式下新基建投融資體系的退出機制。
藍皮書建議,在探索“PPP+REITs”創新融資模式時應具體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健全PPP模式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REITs的交易流程與定價機制。REITs的基礎資產一般涉及PPP模式中社會公眾的利益,其所有權通常為國家所擁有,為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以及保證資產交易公正,相關的PPP項目資產需要在取得政府部門的授權后,才能順利交易和轉讓。
其次,要實施PPP模式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REITs的稅收幫扶政策。針對REITs項目在資產證券化全過程中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印花稅等各種稅收問題,可以借鑒國外REITs的稅收管理經驗,在產品結構設計上,思考如何實現稅收中性,減少或遞延支付PPP模式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REITs所產生的相關稅費,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制定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稅收支持政策。
最后,要考慮REITs與PPP模式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營期限的匹配度。PPP模式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二三十年,而REITs產品采取封閉式運營,較難找到相適應的中短期融資,所以要著重考慮REITs的期限是否與PPP項目的運營周期相匹配的問題。
(編輯 田冬 孫倩)